当前位置:三门峡市审计局 > 经验介绍 > 文章详情

浅谈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审计方法

发布时间:2023-05-22 09:38 查阅次数:0 来源:经责科 作者:严海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防范金融风险和健全金融安全治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报告当中特别指出“防范金融风险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同时,报告也提出,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体系中的核心,在银行体系乃至金融体系中占有主体地位。在对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化解中,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审计,可以揭示商业银行在政策落实、信贷业务、资金使用、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从而促进商业银行合规经营,推进银行制度的完善,将风险防范落到实处。本文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审计应把握的重点和方法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一、信贷风险的成因及表现形式

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在经营货币和信用业务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引起货币资金不能按时回流,不能保值增值的可能性。信贷风险不仅影响到银行自身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还会危害社会公众的利益。

(一)信贷风险的形成原因

信贷风险的形成主要有内外两方面因素:一是内部因素。如各项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风险意识不强;内部控制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事后问责追责不到位等。二是外部因素。主要有宏观经济调整因素、社会信用因素以及政府干预因素等。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表现形式

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贷款集中度高。主要表现为信贷投放行业集中、客户集中、期限集中,近年尤其集中于房地产开发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过度集中,相当于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利于分散风险,如果某几个贷款大户出现资金链断裂,银行极易形成流动性风险。另贷款集中度过高,银行容易丧失主动权,甚至会被客户裹挟,出现违规放贷的情形。

2.贷款三查流于形式。贷款三查是确保信贷资金安全的三道防线,但在实际工作中,“三查”不严时有发生,三道防线形同虚设。在审计中发现,贷款三查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贷前调查不充分,对借款人和担保人的调查不够;贷时审查不谨慎,对显性风险和隐性风险的评估不够;贷后检查不尽责,对信贷资金流向和使用效益的掌握不够。

3.违规化解不良贷款。近年来,商业银行受监管要求,着力压降不良贷款,在此过程中,部分银行通过违规办理贷款展期、以贷收贷、以贷收息等手段虚假化解不良贷款,延缓风险暴露。这些手段虽然在短期内掩盖了不良,但危害极大,弱化了借款人的履约意识,淡化了贷款人的风险意识,虚化了社会信用环境。

二、信贷风险审计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审计中,可采用以下工作方法:

(一)按迹循踪法

一是查阅各类检查资料,如银保监部门的现场检查报告、银行内部的内审报告等。通过这类资料,我们可以了解监管部门及银行自身关注的风险点和切入点,为审计工作提供借鉴,对于这一类资料切忌照搬照抄,而是要充分发挥审计的独立性,跳出审计看审计,以第三者的视角去审视已发现的问题,向深处走,向实处走。二是查阅银行上报的监管报表(1104报表)。由于监管报表数量较多,在信贷风险审计过程中需要有的放矢,应着重关注基本财务和信用风险两类报表,这两类报表基本搭建了银行信贷业务的全景架构,为审计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角。通过对基本财务报表(G01-G05)的审阅,可以对银行的贷款规模、资产负债、利润以及资产减值准备等基本情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通过对信用风险报表(G11-G16)的审阅,可以对银行的信贷质量、授信集中程度及关联方交易等情况进行了解。通过上述两类资料,有助于我们发现显性问题。

(二)解剖麻雀法

在对银行信贷风险有了一个面上的了解后,则需要选取某个点进行深入突破,通常我们以结果为导向,从不良贷款台账中选取样本进行审查。选取的样本应尽可能的具有代表性,比如按照贷款人类型来分,要涵盖自然人、个体户、小企业和大中型企业;按照贷款用途分类,要涵盖房贷、经营性贷款、消费贷、固定资产贷款及流动资金贷款等;按照担保方式,要涵盖保证、质押、抵押、复合及信用等方式。样本选取后,就需要对每个样本的贷款档案进行细致研究,从中找出问题并分析问题成因。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重点审查贷款三查的每个环节是否合规。对于贷前调查,我们要重点关注借款人的贷款用途是否真实合规;借款人提供的财务证明资料是否真实、完整,是否匹配其贷款额度;借款人及担保人的信用资质是否符合规定;抵押物是否真实存在或全部属于抵押人所有、是否存在多次抵押等情况,抵押率是否合理等。对于贷中审查,我们要重点关注在贷前调查中已暴露出来的风险,贷审会、有权审批人或相关部门是如何处理的,是否存在无视或淡化风险的情形;贷后检查,我们需要重点关注贷后检查资料是否存在千篇一律的情形,客户经理是否掌握贷款的具体流向及用途以及贷款的真实效益。为了印证我们的判断,我们可以向各环节的工作人员进行询问,了解其工作流程及对问题的认知,特别是对于一些典型性问题,要深入的剖析,揭示其背后的体制机制原因。

(三)追根溯源法

当前,换据被某些银行被当作“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但审计发现多数贷款几经换据,最终依然会形成不良。目前,换据在银行业内部的争议较大,作为审计人员,如何来甄别其中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回溯至上笔贷款甚至首次贷款,通过对之前的贷款资料分析,来查验换据贷款是否存在“先天不良”。

三、信贷风险审计展望

2022年初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审计长侯凯提出:“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是实现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具体到信贷风险审计工作中来,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提升学习思考能力。学习思考能力是我们干好审计工作的基础,在信贷风险审计中,只有不断对信贷业务及政策法规的钻研学习,深入思考表象背后的本质,才能使我们在纷繁复杂中理出头绪。

二是着力提升数据分析能力。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掌握了数据就掌握了先机。在信贷风险审计中,面对海量的数据,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将会进一步提升审计效能,有利于工作局面的快速打开,从而为审计的深入提供线索。

三是着力提升交流沟通能力。信贷业务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作为外行,在与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谈话时,既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也要时刻保持警醒,要不断提升谈话技巧,防止出现偏听偏信、浅尝辄止的情形,要以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质疑精神深入核实审计疑点问题,切实将问题问清除、查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