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门峡市审计局 > 理论探讨 > 文章详情

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定性和处理探讨

发布时间:2024-11-26 16:46 来源:卢氏县审计局 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聚焦权力规范运行,充分发挥审计在反腐治乱方面的重要作用,沿着资金、项目流向监督公权力运行,看好“钱袋子”、“账本子”,推动政府过“紧日子”;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坚持揭露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国家审计在制约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监督政府行为、促进法治建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反腐倡廉以及增强公众信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对问题进行定性和处理是审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审计中,既要依据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确定性质,还要根据审计职权依法处理。下面以两个案例为例进行探讨。

一、案例

案例一:某镇党委书未经调研论证和集体研究就以镇党委名义要求各村大面积栽种中草药,专门购买大量高价中草药种子强制推销给群众,最终导致农民损失严重,造成严重社会影响。

案例二:某县的一个空气质量监测站附近有一片麦田,有关部门担心刘女士用收割机割麦造成扬尘,会影响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某部门在未经科学论证的情况下,也没有考虑以手割方式易导致 “刮风下雨后会大面积倒伏并发霉”的实际情况,就作出禁止刘女士使用收割机收麦的决定。

二、问题定性

问题定性就是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揭示其根本性质。上述两个案例中相关领导和责任人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不顾实际情况、不经科学论证,违反规定程序乱决策、使好政策不能完全落地,影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公信力,动摇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其本质是“违规决策,损耗群众利益。”

三、定性依据

案例一的责任人是某乡镇党委党委书记,应当首先适用党内法规进行定性。具体依据为:《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党必须实行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和第十条“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 ……(五)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案例二的责任单位是某县某部门,责任人是该部门领导及有关人员。对属于部门党组成员的责任领导,定性依据为:《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第三十条“党组应当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作出决策,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对于部门非党组成员的责任领导和其他责任人员,定性依据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第五条“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应当遵循科学决策原则,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技术和方法,尊重客观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和第六条“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应当遵循民主决策原则,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保障人民群众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决策。”

四、追责依据

上述案例,对党员的追责依据为:《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十七条“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二)违反议事规则,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重大问题的;(三)故意规避集体决策,决定重大事项、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的;……”对非党员的追责依据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中第三十八条第一款“决策机关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上一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对决策机关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和第二款“决策机关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当及时作出决策而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应当倒查责任,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对决策机关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审计处理依据

上述案例属于经济责任领域领导干部权力运行方面的问题,应当追究有关人员的党纪政纪责任,不属于审计机关的职权范围,应当作为移送事项,按规定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具体依据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第三十五条第二款“应当由纪检监察机关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处理的问题线索,由审计机关依规依纪依法移送处理。”

六、启示

根据以上分析,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做好问题定性和处理,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要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审计中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法律意识,认识到法律的权威性和不可侵犯性,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法律为准绳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始终坚持依法审计。

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树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审计理念,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诉求,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三要严格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审计机关在履行监督职责时,必须严格按照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准确定性,这样才能“看好”领导干部的“权”,盯准领导干部的“责”,才能实现强化对主要领导的管理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的目标。审计中必须依法处理审计发现的问题,按规定移送违法违纪行为,推动依法追责问责,才能更好地树立审计权威,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治理体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起草人:卢媛媛 审核人:马承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