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中的“望闻问切”
审计工作中,也适用“望、闻、问、切”工作法,发挥审计“早发现,早治疗”的作用,助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望”调查了解,分析重点。时刻保持审计应有的敏感性,观察被审计单位的工作环境,做到边观察边思考,将了解到的情况与审计实施方案结合起来,筛选出审计工作重点、切入点、侧重点。再去查阅被审计单位的账簿、凭证、会议记录、工作总结、业务档案等相关资料,做到未雨绸缪。
“闻”耳听八方,发现疑点。通过审前调查及进点会,细心听取单位领导、财务人员、各科室负责人等部门负责人介绍的单位基本情况、工作总结等,“闻”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拓宽发现问题渠道。结合已掌握的审计资料和确定的审计事项,从而发现审计疑点。
“问”沟通交流,弄通堵点。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对发现的疑点、难点、关键点问题,及时和当事人、经办人、审批人等尽可能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沟通了解,弄清疑点、消除堵点。通过审计询问来释疑解惑,对当事人察言观色其表情变化,是否迟疑、回答问题是否前后矛盾。并形成书面证据,从而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切”纵深探寻,切中要点。依照法律规定、行业规章加以分析,坚持用事实说话,要想切中要害,不仅要“切”出问题的“量”和“质”,还要“切”出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得出审计结论,提出治疗方案,开出审计妙方,提出可操作性、针对性强的审计建议,促使被审计单位积极整改。
通过运用“望闻问切”工作法找准审计对象的具体问题,又通过“辨证论治、对症下药、防止愈后复发”等举措,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为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定基础。(撰稿人:张永红 审核人:裴中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