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财政收入叫“岁入”,就是一年朝廷的收入。财政收入的概念,是民国以后才有的。
我国历史上的岁入,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和名称。除“税”这个词外,还称作赋、租、捐、课、调、算、庸、榷布、钱、费等等。有时它们之间还发生混用或联用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混用或联用最多的词是“赋税”、“租税”和“捐税”。久而久之,人们逐渐模糊了他们之间的概念而混为一谈,其实它们的起源和含义有着严格的区别,可以说是个税种问题,只是由于不同朝代不同的税制,逐渐模糊了三者之间的界限。
一、“税”字最早出现在《春秋》所记的“初税亩”(公元前594年),这是春秋时期鲁国对农业赋税制度的改革。在我国古代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最早出现的财政征收方式是“贡”,即臣属将物品进献给君王,但由于贡的数量、时间尚不确定,所以,“贡”只是税的雏形。实行“初税亩”后,土地所有者都要要交税。“税”字是由“禾”、“兑”两个字组成。“禾”指农产品,“兑”有送达和交换的意思,因而送交农产品的为税。这就是农民常说的“种地纳粮,养儿当差”。
二、“租”在古代与税是通用的。这是因为在我国奴隶社会,有一种土地公有制的概念,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巨”。在这种观念下,国家向诸侯、公卿、大夫、奴隶、农民征税。这就是所谓的租税合一,在很长时期里人们一直使用“租税”这个名称。
三、“赋”在古代有特定的含义。税收产生初期用来满足军事需要征收的军需品叫做赋。如征用的兵车、武器、衣甲等。所以赋字由“贝”加“武”二字组成,即货币用于战争的意思。正如《汉书·刑法志》的记载:有税有赋,税以足食,赋以足兵。法国人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介绍,欧洲中世纪有军役税,就像我们国家古代的赋。“赋”字,后来引申为一种文体,说的就是在先秦正规文字以外一种骈散结合,以骈为主,讲究节律、音韵、对称美文体。
四、“捐”,比较好理解,我们今天就经常捐献。古代,遇着灾荒、战争,都得捐献。此外,古代还有车捐、房捐等,就像今天的车船税、房产税一样。“苛捐杂税”一词,说明了一切。
五、“庸”是指从事农业等主要生产劳动的被奴役者。《史记•范雎传》有“范雎曰:臣为人庸赁”,《韩非子•显学》说“儒者破家而葬,赁子而偿”,大概是让儿子给债主当佣工抵债的意思。实际上,开始是奴隶,后来指给国家出徭役,就像战争年代的“支前”,像前些年农村每年出多少劳动日修路、架桥、植树一样。
六、“课”,在古代是个动词,就是征收赋税,差派劳役的意思。如:课役、课以重税等。这个“课”,现在日本是“省”下边个司局级机构。还有一个“科”,古代是处以刑罚的意思,科以重罪。今天变成了“科室”机构名称。
七、“调”,就是调整的意思。唐代前期主要的赋役制度的一项内容。“调”随乡土所产,每年缴纳绢(或绫、拖),输绢2丈、绵3两,或布2丈4尺、麻3斤,为调。南方产丝绸,就调整为缴纳丝绸;北方产棉花,就调整为缴纳布匹,草原调整为兽皮等等。
八、“算”,就是折算。因为古代币制的不统一,还由于缴纳的大多数是实物,就存在粮食的干湿、银子的成色、绢布的质量问题,就存在折算的问题了。很多酷吏的盘剥,就是从这里做文章的。还有的征火耗,就是银子还要冶炼,一两银子只给你算作15钱。这就好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度量衡越来越大的缘故,就是为了巧取豪夺。就像收租院中的,小斗出、大斗进。
九、“榷布”,就是现在的关税。 “榷”是榷场,就是边贸市场,“布”,是钱币。榷场,实际上就是与少数民族互市,汉族有盐铁、布匹和粮食,少数民族有马匹、皮毛和山货。我们今天经常听说,美国等西方国家经常对不听话的政权实行经济制裁,实际上古代中华帝国也经常对少数民族实行经济制裁,因为游牧民族受气候的影响更大一些,遇到严寒,牛羊冻饿死,就没有吃的;而汉族是农耕社会,有储存的粮食;但汉族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没有良种马,也会受到武器禁运。今天有个词,叫商榷,就是在榷场讨价还价引申来的。
十、厘:即厘金。太平天国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课税品种分为百货厘、盐厘、洋药厘、土药厘4类。我们看近代史,经常有捐厘并征之说。因其初定税率为1厘(1%)﹐故名厘金。又称厘捐﹑厘金税。咸丰3年(公元1853)为筹措镇压太平军的军饷所设,不久,在全国开征,不仅课税对象广,税率也不一致,有的高达20%以上。清代厘金收入,光绪13年为1600万两,宣统3年即辛亥革命清帝逊位那一年,为4300万两,为当年总收入29600万两的14%,可见在清财政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十一、还有一个“费”,是指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供某种劳务或某种资源的使用权,而向受益人收取的代价。古代没有“费”,今天到处是“费”,有个文件说,现在还有500多种收费,仅一个建筑工程,就有几十种收费。在当下财政收入中,大项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排污费、文化事业建设费等。
十二、除此之外,现行的财政收入项目中还有各种基金、资金、罚款以及教育附加这些新词。